学习于漪教育家精神 培训赋能教师成长——2023学年第二学期教师系列培训报道
发布日期:2024-07-10 14:23:57   作者:商贸旅游学校   

教师专业成长是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为深化教师队伍建设,扎实推进学校“十四五”师资队伍建设规划,进一步强化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提升教育教学能力,激发教师的科研热情与创新能力,学期末,教育发展处围绕“师德师风建设”“宣传报道撰写”“信息化教学”“班主任业务能力提升”“专业建设与课题研究”等主题,联合教务处、德育处、宣传中心等部门,共同组织了教师系列培训。

一、师德师风筑基:学习于漪教育家精神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的重要指示精神,激励广大教师以教育家精神为指引,以人民教育家于漪为榜样,以“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精神风貌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价值追求,争当“四有”好老师,630日上午,学校举行践行教育家精神,做于漪式好老师读书交流分享会暨庆七一主题党日活动,表彰优秀征文作者和于漪式好老师并颁发荣誉证书,此次活动还面向全校教师表彰了德育条线和教学条线的优秀教师,并通过情景剧的形式宣传他们的事迹。

 


通过本次“践行教育家精神,做于漪式好老师”主题培训活动,教师们学、思、悟、践,深刻领悟于漪的教育教学思想并把其融入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

二、媒体素养提升:宣传报道撰写培训

在信息化时代,良好的宣传报道是学校对外展示形象的重要窗口。630日下午,新民晚报记者陆梓华为教师们带来了一场以“校园宝藏,等你发现”为主题的宣传报道撰写培训,此次培训旨在提升教师的文字表达能力和媒体素养,让每一位教师都能成为学校故事的精彩讲述者。

 


培训伊始,陆记者向我们介绍了新民晚报的历史与使命,她强调,新闻不仅仅是事实的堆砌,更是情感的传递和价值的引领。随后,陆记者通过一系列精心挑选的校园新闻案例,向我们展示了如何从日常学习生活中发现新闻点。她指出,在校园生活中,每一个学生的成长故事都是独一无二的宝藏,作为教育者,老师们可以成为这些故事的发现者和讲述者。她鼓励老师们去尝试记录下自己身边那些感人至深、鼓舞人心的故事,这些故事不仅能够激励更多的学生勇往直前,还能为校园文化增添一抹亮丽的色彩。

三、AI技术赋能:信息化教学培训

为提升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促进教学模式创新与教育资源的高效利用,73日上午,上海市特级校长、上海市商贸旅游学校原校长李小华为全体教师带来了一场以“AI赋能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改革为主题的精彩讲座。

 


李校长首先阐述了新质生产力背景下的课程教材改革;其次,他指出,完善教研评修一体化教师发展机制,是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适应新时代教育需求的关键;在讲座的最后部分,李校长详细阐述了指向任务驱动的课堂教学改革,他强调,课堂教学应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实践性,通过设计真实的学习任务,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主动学习、合作探究。

四、知行合一启智:班主任业务能力培训

作为德育工作的重要推动者,班主任肩负着引领学生健康成长的使命。为进一步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有效提升其专业素养与管理能力,德育处组织了暑期班主任和德育条线教师业务能力系列培训。来自云南澜沧拉祜族自治县职业高级中学的部分研修教师也受邀参加了此次培训。

1、聆听专家讲座, 掌握实践技能

74日上午,黄浦区教育学院德研员高飞老师为全体班主任作了“打造学生喜欢的德育课堂——主题班会的实践与思考”专题讲座。高老师的讲座既有理论解读,又有案例解析。他指出,主题班会课是德育关键,它通过情景和互动引导学生进行道德层面的交往。班会设计应基于学生现状,注重问题解决和价值引领,以实现教育目标的达成。高老师的讲座让与会教师对班会课设计有了更明确且深入的认知。

 


2、增进交流同育人 赋能成长共进步

74日下午,六位班主任结合班情进行班级管理交流分享,上海市西南工程学校副校长李海燕作专家点评。

会上,周婷老师介绍了活动育人有效增强班级凝聚力的方法;孙天星老师讲述了如何通过“疏”与“导”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董堃老师重视爱心与智慧引领;于洁老师分享结合专业开展建班育人;冉花老师探讨民主管理;陈盈老师分享提升工作方法的策略。









李海燕副校长高度评价了班主任的分享,认为她们不仅态度真诚,而且举措务实,充分展现了班级管理的真实面貌。她强调用心用情关注每生,以智慧举措推动班级生态建设。她建议广大德育教师深入学习《中小学德育指南》,广泛阅读,自信面对班级管理挑战,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新。


 


3、走访陈云故居 牢记初心使命

75日,班主任和德育条线教师前往青浦区练塘镇陈云纪念馆和陈云故居,开展参观研学活动。教师们认真观摩图片、实物、影像等丰富史料,重温了革命家陈云的生平革命经历,学习其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交换,比较,反复的求真务实的思想精髓。



本轮班主任暑期业务专项能力系列培训,采用专家讲座、交流分享与实地研学相结合的培训方式,分类别、多渠道搭建德育队伍交流学习平台,引起了班主任的广泛共鸣,纷纷表示将以培训为契机,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助力学生健康成长。

五、教学创新引领:专业建设与课题研讨

78日下午,在教务处的组织下,学校各专业教研组长围绕“专业群建设下的课程改革”展开了热烈而深入的讨论。会议伊始,老师们集思广益,就如何科学设置专业群的专业公共基础课程进行了深入探讨,基于各专业核心素养的考量,最终确立了3-4门核心基础课程,旨在为学生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培养全面发展的技能型人才。此外,超星公司的工作人员为老师们带来了一场关于超星平台AI功能应用的精彩培训,从AI助教到知识图谱的构建,再到数字人录课等前沿技术的展示,为老师们日后的教学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79日上午845分,在教育发展处的牵头组织下,我校市级课题《基于“商旅好人”精准画像的中职生评价实践研究》研讨推进会在浦东校区图书馆召开,校长冯燕飞、副校长邱瑾、课题组核心成员等10位老师出席本次研讨会。会议围绕课题推进过程中面临的关键问题——精准画像的具体维度及评价数据项展开了深入研讨,结合教务处、德育处等部门的实际情况与建议,进一步明确了打分主体与评价标准,本次研讨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确保了课题的进一步推进。


 


79日上午1030,在教育发展处的牵头组织下,以线上形式进行了优质专业建设下的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打造的研讨,此次研讨特邀上海市教师教育学院(上海市教委教研室)高教职教部副部长曾海霞进行指导,学校教研组长及相关专业教师参会学习。




研讨会议上,我校旅游专业张鹤萍老师以饱满的热情和清晰的思路,向与会人员汇报了优质专业建设的思路与建设任务,张老师的汇报不仅展现了我校在专业建设上的新探索,也为其他专业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借鉴。随后,曾部长对张老师的汇报进行了精彩的点评,提出了许多中肯的建议。全体教研组长与骨干教师积极参与讨论,共同为优质专业建设贡献智慧与力量。


 


浦东校区:浦东南路1548号   邮编:200122

浦西校区:贵州路101号        邮编:200001

电话:021-63229128转        传真:50582030

招生咨询热线:021-63220006/63220183


沪ICP备15052465号   沪公网安备31010102005281号    版权所有:上海市商贸旅游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