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校园︱我健康 我成长—健康教育进课堂系列活动(四)
发布日期:2025-05-12 11:20:26   作者:商贸旅游学校   

   为响应国家“体重管理年”行动计划,我校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学生创新项目组合力打造青春领未来活动,活动将结合食品安全、食品标签解读、合理膳食搭配、吃动平衡等核心内容,推出一套系统化的活动内容,旨在通过寓教于乐的形式,引导学生主动选择健康食物,从而养成终身受益的良好饮食习惯,促进健康生活。

选择健康食物的3个黄金法则

01

法则1:优先选择天然食物

    天然未加工或者minimally processed的食物通常比高度加工的食品更健康。

    例如,新鲜的水果、蔬菜、全谷物(如糙米、全麦面包、燕麦片)、瘦肉、鱼类、豆类和坚果等,这些食物保留了更多的营养成分,且较少含有添加剂和防腐剂。

✅ 推荐清单:新鲜蔬果、全谷物(燕麦、糙米)、优质蛋白(鸡蛋、鱼、豆类)。

❌ 避坑指南:油炸食品、含糖饮料、加工零食(如辣条、薯片)

法则2:看穿“伪装”的包装

看穿伪装食品包装,可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查看营养成分表,关注能量、脂肪、糖、钠及反式脂肪酸含量;

二、识别配料表,留意排在前列的成分和陌生添加剂;

三、警惕虚假宣传,如 “纯天然”“无添加” 等用语可能误导;

四、关注食品认证标志,像有机、绿色食品标志更有质量保障;

五、不被包装外观左右,别因包装精美就盲目购买,而应聚焦食品本身的成分和质量,理性选择健康食品。

例如:“健康果汁”标签写“无添加糖”,但配料表第一位是“浓缩果汁”(实际含糖量爆表)。

破解法:配料表越短越好,前三位出现“白砂糖”“氢化油”直接Pass

法则3:彩虹饮食法

每天吃够5种颜色的食物(红番茄、绿菠菜、黄玉米……),营养均衡又好看!

下面我来举出一些常见的不同颜色的食物及其好处:

红色食物:西红柿富含番茄红素,抗氧化、护心血管;草莓满是维生素 C 与花青素,增强免疫力、亮眼。

橙色和黄色食物:胡萝卜 β- 胡萝卜素丰富,明目又护免疫力;南瓜含多种营养,助控体重、稳血糖。

绿色食物:菠菜含铁、叶酸多,防贫血、促发育;西兰花含萝卜硫素,抗氧化、能抗癌。

蓝色和紫色食物:蓝莓花青素强,健脑、护眼又护心;紫甘蓝含硫代葡萄糖苷,具抗癌潜力。

白色和棕色食物:大蒜含大蒜素,抗菌、护心血管;燕麦富含 β- 葡聚糖,降胆固醇、控体重。

02

鲜度密码:观色触感双保险

蔬菜水果:大自然的鲜活馈赠

叶菜类:以菠菜和生菜为例,新鲜菠菜叶片颜色深绿且富有光泽,仿佛被大自然精心涂抹过。凑近观察,叶片颜色均匀一致,没有发黄、发白或发黑的斑驳迹象。用手轻轻触摸,叶片质地较为挺括,有一定韧性,即使微微弯曲也能迅速回弹,而非一碰就软绵绵地耷拉下来。若叶片边缘开始泛黄,质地变得脆弱易折断,那它已不再是厨房的最佳选择。

​而对于生菜,新鲜生菜的叶片脆嫩,呈清新的绿色,紧密地包裹在一起。从颜色上看,绿色纯净,没有暗沉或褪色的区域。用手感受,叶片表面光滑,轻轻按压能感受到一定的弹性,而非松松垮垮。如果生菜叶片松散,颜色发蔫,甚至有软烂的部分,新鲜度便大打折扣。

根茎类:以胡萝卜和白萝卜为例,新鲜胡萝卜表皮颜色鲜艳,橙红夺目,色泽均匀分布。仔细瞧,表皮光滑细腻,没有黑斑、裂缝或虫眼。用手拿起,沉甸甸的,说明水分充足。手指轻摸,表皮有一定的硬度,而非软塌。若胡萝卜表皮发皱,颜色暗淡,拿在手上轻飘飘,表明它已逐渐失去水分,口感和营养都会变差。

白萝卜表皮应洁白如雪,若带有青皮部分,也应是翠绿鲜亮的。表皮光滑平整,无明显的疤痕或变色区域。用手触摸,萝卜质地硬实,感觉结实饱满。若表皮粗糙,有发软的地方,可能内部已经开始变质。

茄果类:以西红柿和辣椒为例,成熟的新鲜西红柿,通体散发着均匀的红色光芒,鲜艳欲滴,果蒂部分依然翠绿,充满生机。用手轻轻按压,有弹性,既不会硬邦邦如同石头,也不会软烂得失去形状。若西红柿颜色不均,有青一块红一块的现象,或者按压时感觉软烂,很可能是催熟的或者已经开始腐烂。

对于辣椒,无论是青椒的翠绿还是红椒的火红,新鲜辣椒色泽明快,表面光滑,没有褶皱或干瘪的地方。用手触摸,辣椒硬挺,有一定的重量感,这表明其水分充足,口感爽脆。如果辣椒表皮发皱,轻轻捏一下感觉发软,说明它已经失水,新鲜度欠佳。

 浆果类:以草莓和葡萄为例,新鲜草莓颜色鲜艳均匀,多为亮丽的深红色,表面光泽度好。如果草莓颜色过深或有局部发黑、发暗的情况,可能是存放时间较长或受过挤压、损伤。果蒂部分应是鲜绿色,若果蒂发黄、干枯,说明草莓不够新鲜。用手轻轻捏一下草莓,质地饱满有弹性,说明果肉紧实,水分充足。如果感觉草莓发软,甚至有汁液渗出,可能内部已经开始腐烂,不宜购买。

不同品种的葡萄颜色各异,但新鲜的葡萄色泽鲜艳,如紫葡萄应呈现深紫色且有光泽,青葡萄则是翠绿透亮。果粒表面无明显的黑斑、白斑或其他变色现象。果梗部分为鲜绿色,若果梗干枯、发黄,葡萄可能已不新鲜。用手提起葡萄串,果粒紧实,不易脱落,说明葡萄新鲜度高。轻轻按压果粒,有弹性,感觉果肉饱满。如果果粒松散,容易掉落,或者按压时感觉果肉较软,说明葡萄可能放置时间较长,口感和品质会有所下降。

肉类:餐桌上的能量担当

    畜肉

肌肉颜色:新鲜的畜肉,如牛肉、猪肉、羊肉等,肌肉颜色鲜艳且均匀。牛肉一般呈深红色,猪肉多为淡红色或粉红色,羊肉则是浅红色。如果肌肉颜色发暗、发紫,或者有明显的色差,可能是存放时间较长,或者在宰杀过程中放血不彻底。

脂肪颜色:新鲜畜肉的脂肪颜色洁白或呈乳黄色(如牛、羊的脂肪),质地坚实。若脂肪出现发黄、发灰或有斑点等情况,说明脂肪可能已经氧化或受到污染,肉的新鲜度和品质下降。

    弹性:用手指按压畜肉,新鲜的肉富有弹性,按压后的凹陷能迅速恢复。这是因为新鲜畜肉的肌肉纤维结构完整,具有良好的韧性和弹性。若按压后凹陷恢复缓慢,甚至留有痕迹,表明肉的新鲜度欠佳。

表面状态:新鲜畜肉表面微干或微湿,不黏手。如果表面过于干燥,说明水分流失过多,肉的口感会变柴;若表面发黏,是细菌滋生的表现,意味着肉已经开始变质,不宜购买。


禽肉

    皮肤颜色:新鲜的禽肉,如鸡肉、鸭肉等,皮肤颜色正常,通常为淡黄色或白色,带有自然的光泽。若皮肤颜色发暗、发黄,或者有淤血斑点,可能是禽在宰杀前身体不健康,或者宰杀后存放不当。

肉质颜色:禽肉的肉质应呈现淡粉色或白色,肌肉纹理清晰。如果肉质颜色发灰、发绿,或者纹理模糊,说明禽肉可能已经不新鲜,甚至可能已经变质。

弹性和硬度:用手触摸禽肉,新鲜的禽肉有一定的弹性和硬度,不会过于软烂。轻轻按压后,凹陷能较快恢复。若禽肉手感软烂,弹性差,按压后凹陷恢复缓慢,表明其新鲜度和品质受到影响。

表面干湿:新鲜禽肉表面微干或微湿润,不黏手。若表面过于干燥,会影响禽肉的口感;若表面黏手,说明禽肉可能已经被细菌污染,开始变质。


鱼肉 

体表颜色:新鲜的鱼体表有光泽,颜色鲜艳,鳞片完整且紧贴鱼身。不同种类的鱼有各自独特的颜色,如草鱼呈青黄色,鲫鱼呈银灰色等。如果鱼体表颜色发暗、无光泽,鳞片脱落或有损伤,说明鱼的新鲜度下降。

鱼鳃颜色:新鲜鱼的鳃丝鲜红,鳃盖紧闭,黏液透明。鳃是鱼呼吸的器官,新鲜的鱼鳃颜色鲜艳,表明鱼在捕捞后不久,体内的血液循环正常。若鱼鳃颜色变暗、发灰,甚至有异味,说明鱼已经不新鲜,可能存放时间过长或保存条件不佳。

眼睛颜色:新鲜鱼的眼睛饱满凸出,角膜透明清亮。鱼眼是判断鱼新鲜度的重要部位,新鲜的鱼眼清澈明亮,说明鱼的生命活力较强,死后保存条件较好。若鱼眼凹陷、角膜浑浊,说明鱼已经不新鲜。

肌肉弹性:用手指按压鱼肉,新鲜鱼肉弹性好,按压后凹陷能迅速恢复。这是因为新鲜鱼肉的肌肉组织紧密,富含水分和蛋白质。若按压后凹陷恢复缓慢,或者鱼肉感觉绵软,说明鱼肉的新鲜度降低,可能已经开始变质。

体表黏液:新鲜鱼体表的黏液透明且较少,具有一定的黏稠度。适量的黏液可以保护鱼的体表,防止细菌侵入。若黏液增多、变稠,或者颜色发黄、发绿,有异味,说明鱼已经不新鲜,可能受到了细菌或其他微生物的污染。

本篇文字与图片来源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学生创新项目组提供。

浦东校区:浦东南路1548号   邮编:200122

浦西校区:贵州路101号        邮编:200001

电话:021-63229128转        传真:50582030

招生咨询热线:021-63220006/63220183


沪ICP备15052465号   沪公网安备31010102005281号    版权所有:上海市商贸旅游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