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28日下午,黄浦区教育学院德研室组织本区五家2020年度上海学校德育“德尚”系列项目立项课题单位的中期汇报交流活动,我校课题组组长龚红兵副校长和课题项目负责人高颀旻老师一同参加了此次活动。会上,高颀旻老师代表课题组向专家们汇报了我校“德尚”课题的进展情况。
我校《培育新时代“工匠精神”之中职劳动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践研究》是本轮市级“德尚”系列项目的重点课题,该课题立项一年以来,龚红兵副校长带领课题组全体成员,在德育处和校区的大力支持和各职能部门的通力配合下,积极按照课题研究进度开展实践探索和文献研究,多次召开课题组会议,扎实推进各项研究内容,经过共同努力,课题研究初步取得成效。
课题组从“工匠精神”内涵的研究与界定入手,围绕“工匠精神”与“劳动精神”、“劳模精神”的关系,深入研究如何将工匠精神的培养作为劳动教育的着力点,如何将“工匠精神”的点滴养成融入日常教育教学之中,切实将“工匠精神”引领下的劳动素养提升落实到劳动教育的具体工作中,从而通过研究,确立起我校劳动教育的总目标和阶段目标以及“工匠精神”内涵,并在此基础上,初步构建起基于新时代工匠精神培育的“360+X”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坚持以课程为载体,充分发挥课程育人的功能。激励学生“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适应未来新兴职业岗位和生涯可持续发展需要。为更系统开好开足劳动专题教育必修课,我校还联手高等教育出版社,共同开发高教版《劳动教育》慕课,同时,传承学校已有劳动教育经验和品牌,组织拍摄《值星第一课》等劳动系列微课。学校以课题研究为抓手,大力推进劳动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组建起“大师+名师+工匠+教师”的多元化专兼结合的劳动教育师资力量:以劳动课专任教师、班主任、德育管理教师、思政课教师、学科骨干教师为主力军;以特聘行业大师、大国工匠的技能工作室为指导站,如国宴菜点“翁建和大师工作室”、本帮菜“任德峰大师工作室”、非遗陶瓷修复“蒋道银工作室”等;以特聘陶依嘉、徐佳杰等众多全国劳模、上海劳模组建的“劳模讲师团”为领航队,充分发挥“劳模”、“工匠”在学生思想道德、职业道德教育和劳动教育中的作用,建设融入工匠精神的“匠心”校园文化。课题组紧跟新时代,依托学校“易乐”学习社区,技术先行,搭建协同育人多媒体劳动教育平台——“劳动广场”,以蕴含“工匠精神”的劳动文化为关键联结,启动家、校、社、企的全员、全面、全方位紧密合作,加强“工匠精神”的融通教育,与时俱进,不断注入新的内容,提升劳动教育的实践意义和时代特征。学校多年的劳动教育探索和实践,为课题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也积累了大量的先进经验,形成了自己特有的“和乐”劳动教育品牌,今年4月,经自主申报,黄浦区教育局推荐,成功被上海市教委授予首批“上海市中小学(中职校)劳动教育特色校”光荣称号。
我校劳动教育课题研究从“课程”出发,将课程作为实现劳动教育目标的基本保证,也是开展劳动教育活动的方式,通过“中职劳动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对劳动教育进行了具体规划,具有实践意义和时代特征,为其他中职学校开展劳动教育做了很好的示范。专家对学校的劳动教育研究给予高度的肯定,同时,也对课题组下一步研究进行具体指导并提出建议。课题组将再接再厉,以更加扎实的作风、更加高效的措施,力争在下一阶段取得更加丰硕的研究成果。
高颀旻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