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创建首页

思想教育深入 师生素质提升

学校精神引领 文化生活丰富

党的建设加强 主体责任落实

教育改革深化 办学质量提高

平安健康达标 校园环境优化

社会责任担当 学校形象良好

特色指标

社会责任报告

文明创建首页 > >> 文明创建首页 >> 计划总结
【教学工作4-12-43】上海市商贸旅游学校教务处2017年工作总结
发布日期:2018-01-05    发布人:商贸旅游学校

以学校“十三五”发展规划为指引,以推进课程改革为中心,以提升学校教学质量为目标,积极开展学科教研,着眼于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提升,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学生综合素质提高,以信息化带动学校现代化,做精、做特、做强商贸财经、航空旅游专业群品牌,努力成为与上海现代服务业发展紧密结合,全国知名、上海领先、具有国际视野的现代化精致学校。

一、积极探索多种人才培养模式,加快以示范性品牌专业为核心的专业群建设,构建“三位一体”的校本课程体系

1.       以学校“十三五”发展规划为指导,依托新一届学校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和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结合市教委关于专业建设“诊断与改进的评估实施方案”和“创新提升评估实施方案”文件精神,协同教育发展处和各专业部,积极推进市场营销专业和中餐烹饪与营养膳食专业创建示范性品牌专业,积极推进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创建品牌专业,并以此为龙头,进一步优化和完善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带动航空旅游专业群和商贸财经专业群建设。

2.       牵头做好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调整和优化各专业课程设置,融合企业资源,继续开发和落实校企合作实践课程,努力探索深度校企合作模式,进一步深化“三明治式的人才培养模式”。

3.       深入开展中高中本贯通培养试点工作,力求与五所合作高校有效衔接,做到教学管理兼容并蓄,平稳有序。

l  加强与合作高校的联合教研,健全中高贯通教育教学管理制度文件,深化中高职贯通培养的一体化课程设计,规范一体化管理,牵头落实中高职贯通班教学进程的实施,并对相关专业的教学进程进行优化和调整;做好质量监控及评估,有序推进中高贯通的各项工作。

l  2-4月,会同教发处、专业部做好两个新立项中高、中本贯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

3-6月,做好17年中高中本贯通新专业申报做好准备。

3-6月,深化文物修护与鉴定专业中高职贯通培养的一体化课程设计,加强联合教研,开发专业标准及主干课程标准;

5-6月,会同专业部,组织开展走访高校及主题专业活动;

6-7月,配合高校做好14级学生转段后计算机等级考报名工作;

7-8月,做好16级“甄别”和14级“转段”相关工作,对中高职贯通培养的三个专业做好质量监控及评估,并与相关高校做好学生材料交接工作;

9月,组织召开贯通培养试点专业2017级新生家长会向家长及新生详细介绍贯通培养的具体内容及管理要求;

10-11月。

l  会同招就办、专业部,对中高贯通15级的三个专业做好中途实习相关安排,并做好17年中高中本贯通新专业申报的相应准备(9-11月)

4.       继续开展课程改革与建设,从以人为本、全面育人的教育理念出发,深化体育专项教学的研究与实践、计算机学科模块化教学以及德育实践课程的实施;进一步推进数学和英语学科分层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5.       精心组织各类综合实践课程、校企合作课程教学,优化和完善“学校综合实践课程教学实施方案”,积累综合实训课程教学成果,会同专业部,做好文物、美术、旅管、烹饪专业综合实践考察活动。

6.       进一步开发和优化一批学生喜闻乐见的校本人文素养类或技能类选修课程、社团课程,强化选修和社团课程日常管理,召开社团建设工作会议,梳理统筹社团建设及管理,形成社团建设制度,规范新社团申报流程;目前浦东社团有39个,浦西社团有34个,全校共有73个社团;协助团委建设社团联合会,201711月开展筹备会议1次;开展社团建设调研,在教研组层面、全校学生层面分别开展问卷调查。通过问卷调查随机抽样的方法,学校回收662份有效问卷。经统计,2017年学生社团活动满意率为93.81%;丰富学校社团网站内容,增加星级社团的特色活动,开展社团展示活动,牵头开展星级社团第二届评比,共计评出50个星级社团,打造品牌课程特色课程。

7.       依托易班平台,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市级网络课程选修,组织学生全员参加我校开发的《创业直通车》课程学习;推进校本网络课程建设,继续组织16级、17级学生全员参加网络课程学习。

二、  聚焦课堂,创新教法,以信息化推动课堂变革,打造智慧课堂。

8.       积极开展教学公开和交流,以研促教。强化公开课的集体备课、试讲、磨课、说课、评课、反思各环节,做到一人开课,集体受益,共同提高。每位教师每学期不少于8节听课,其中至少应听4节以上校内公开课;各教研组长每学年对组内每位教师至少听取一节随堂课,并对其进行指导与反馈。提倡相同学科教师开展常态课交流。

9.       围绕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深度融合,进行信息化教学研究,打造智慧课堂。组织校内教师信息化培训3次;开展2017年“慧创杯”信息化教学设计比赛复赛和决赛;组织教师积极备战各级各类信息化大赛,在2017年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大赛中,获得了1个一等奖,1个三等奖;在2017年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信息化教学大赛中我校教师团队斩获了1个特等奖,1个一等奖,1个三等奖;组织教师参加由中央电教馆主办的全国教育信息化大赛;组织教师参加2017智慧课堂创新奖比赛,胡咏雪荣获TBL智慧教室组一等奖,孙天星荣获电子书包智慧教室组特等奖。充分展现了学校教师教学的专业水平及优秀的信息化素养。

10.   坚持以教育信息技术课题为引领,以需求为导向,与示范性品牌专业的信息化建设相结合,加大信息化教学实践和信息化教学资源开发力度。组织教师根据专业教学需求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需求,开发了相关的学习资源,其中数字教材1个、网络课程1个、主题网站1个、微课资源4个;学习软件3个。与总结学校信息化教学成果。

11.   2017年525日,学校与超星集团主办的《职业教育课堂教学变革高峰论坛暨学评用信息化课堂教学观摩会》盛大举行。本次会议以高峰论坛、信息化教学获奖课例观摩、专家现场点评、经验分享等形式对移动互联网下的信息化建设、课堂教学模式创新等一系列议题进行研讨,活动吸引了全国知名职教专家、全国教学信息化大赛专家以及300多所中职学校的领导、教务处长、专业学科带头人、教学名师约700多人参加,盛况空前。

12.   利用“数字图书馆”、“市民阅读在线”、“超星阅读机”等平台,结合语文学科教学,以“系列读书活动”为载体,提升学生阅读兴趣和能力,营造学校良好的读书氛围。

三、  加强过程管理,夯实常规,开展学业水平评价制度的研究与实践,促教学质量提升

13.   注重课堂教学基本环节的检查与指导。

14.   加强教学过程管理和质量管理,建立干部教学视导长效机制,坚持推门听课和飞行检查,坚持每学期一次教学内部专项检查。组织每学期一次的学生对教师满意度测评、学生座谈会以及问卷调查,听取学生、老师和家长教学反馈。认真学习《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对违反师德的行为保持零容忍,杜绝教学事故。组织常规检查,做好学期绩效考核。

15.   建立学生学习水平测评机制,开展学业水平评价文化基础课程考试的研究,加强基础,突出能力,继续实施语、数、英三门文化基础课统一测评和考后质量分析会,加强语、数、英学科的集体备课,对文化水平测试进行研究与分析,施行月考制、周考制,在数学、英语学科分层教学中引入“优胜劣汰”的机制,努力提升学生的学业水平。

16.   加强高复班的教学管理和升学指导,坚持月考和集体备课制度,确保高考录取率。2017届共有192人考入高校,其中6人录取本科。密切关注2018年三校生高考新动,把握相关新政策,落实配套措施,做好相应安排,对15级学生做好升学指导。

17.   继续开展2016学年商旅奖学金评选工作。完成2017届学生毕业审核及毕业手续办理工作。

四、  加强学科和教研组建设,推进集体教研,提高校本教研效度

18.   依托“教研组在线”平台,扎实推进学科建设和教研组建设。文化基础学科(语数英信息技术德育体育)应根据社会发展需求和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研究和制定本学科三年发展规划,以更加扎实有序地推进本学科建设,提高学科建设的前瞻性和有效性,积累学科发展成果,助力教师专业成长。

19.   坚持两周一次教研组活动,认真执行集体教研活动“四有”要求(有教研主题、有中心发言、有活动记录、有时间保证)。各教研组根据教务处总体教研活动规划,制定本教研组教研活动计划,并继续开展“集体教研活动展示”,有序开展教研活动,切实提高校本教研的效度。

20.   定期开展集体备课活动,加强备课组工作指导,提升集体备课的质量。

21.   规范教研组长工作考核,积极发挥组长引领作用,定期开展“教研组长沙龙”活动,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等多种形式,搭建平台,开阔视野,提升教研组长的学科教研水平。

五、  加强实训中心建设与管理,突出技能训练,组织技能比赛,提升学生技能水平

22.   优化各专业实训教学体系,加强实训中心建设和管理,提高实训室使用率,规范实训室使用流程和规章制度,试运行实训室管理系统,为18年现代商贸开放实训中心绩效评估做好准备。建立管理档案,不断提高实训中心运行绩效。进一步落实和规范《实训手册》、《学生实训记录本》和《实训室使用记录本》的使用,切实做到“一人一手册”、“一课一记录”。做好现代商贸开放实训中心2016年报工作,撰写案例《职业体验跨界转型 多元联动合作发展——依托开放实训中心,打造职业体验大学堂》,收录于《上海市职业教育开放实训中心成果汇编》。

23.   规范各专业技训课管理,建立任课教师、班主任和专业部三方联动机制,联管联训,以赛促训,做好相关内容安排和指导,共建良好练技氛围。配合质评中心,组织开展学生期末技能考核,并及时做好分析和反馈。

24.   联合专业部,积极开展各项校内技能竞赛活动。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区市全国其它各类比赛,做好各级各类比赛的组织协调和后勤保障。2017年在校生市级及以上技能竞赛获奖数135个,其中团体奖项16个,直接参赛学生196人次,校内参与学生926人次;全国职业技能大赛获奖2人次;上海市“星光计划”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共获奖62人次,其中团体奖7个;其他市级及以上行业类技能大赛获奖数76人次,其中团体奖项9个。具体如下:

l  上海市第七届“星光计划”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荣获团体一等奖3个(西餐服务、手工记账、数字影视后期制作),团体二等奖4个(职业外语技能—英语、中餐服务、西式烹饪、西式面点),一等奖10个,二等奖19个,三等奖27个。教师项目组三等奖1个。学校荣获优秀组织奖。诞生了上海唯一一位六星星光金牌指导教师孙建辉;荣获五星星光金牌指导教师1位,四星星光金牌指导教师1位,三星星光金牌指导教师2位。

l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数字影视后期制作,并荣获一等奖2个。阮毅老师荣获优秀指导教师。

l  组织学生参加2017首届国际青年学生烹饪艺术节“主题艺术展台”荣获金奖,并参加“烹饪技能大赛”,荣获中职校组团体金奖、面点金奖1个、凉菜银奖1个、热菜铜奖1个。

l  组织学生参加第一届“赖声强”杯中国技能大赛暨美国牛肉烹饪大赛,荣获一等奖2个。

l  黄浦区第六届青少年机器人巡逻比赛

25.   重视技能教学,组织个专业教研组撰写本专业职业技能教学顶层方案,将技能考核、核心技能、技能竞赛、技能活动总体设计贯穿教学始终。配合质评中心组织开展学生期末技能考核工作,对上一学期技能考核专家指出的问题进行反馈,并监督促课教师在教学中改善。

26.   推进“双证融通”培养,按照教学进程,合理有序地组织落实各级各类通用技能和专业技能考级考证,完成16级普通话等级,烹饪、旅管、旅外专业饭店外语英语ABC级,烹饪专业中式烹调、中式点心、西式烹调、西式点心初中级,空乘专业秘书初级,旅管专业助理旅行咨询师,17级计算机五级,商英专业托业桥,营销专业营业员初级、中级等各级各类职业资格考试和通用能力考试。

27.   继续开展“外语节”活动,营造外语学习氛围,提高学生外语综合运用能力。

六、  有序开展中小学生职业体验中心(职业体验学习中心)各项工作,加快创新创业教育中心建设

28.   充分利用现代商贸开放实训中心和旅游烹饪实训中心的资源,大力开展中小学生职业体验活动和其他亲子、市民及团建活动。打造具有良好社会效应的品牌活动“FAIR营销节”和“美食节”,开展暑期职业小达人活动,共接待中小学生及家长9451人次,其他市民及团建活动433人次,收到极好的社会反响。学校荣获“2017年上海市学生职业体验日活动特色组织奖”,并有2个项目分获最佳项目设计二、三等奖。

29.   探索开展职业体验长课程,面向我校周边的中小学校,提供职业体验、职业探究和综合素质拓展等系列长课程,共培训学生5474人次;以及面向曹鹏艺术中心天使知音沙龙二十余位自闭症儿童的益职业启蒙课程系列五门课程。

30.   为规范和指导职业体验课程的开展,组织教师开展职业体验特色课程校本教材撰写工作,修订《职业体验特色课程》(第一辑)十本教材,继续开发完成《职业体验特色课程》(第二辑)七本教材,包含《西餐服务》、《调酒》、《书画装裱》、《精细木工制作》、《财商素养》、《彬彬有礼仪》、《小工程师》,梳理学校职业体验四大门类共计44门课程,组织教师基本完成课程纲要、讲义、PPT课件设计等工作。

31.   建设“商旅荟课厅”职业体验、技能培训APP,用于培训报名、互动交互、宣传推广,一期建设初步完成,汇集近二十门课程。

32.   承办上海国际创客大赛青少年木工大赛,招募来自敬业、光明等七所市重点中学高中生参加精细木工集训营,进行创意木工比赛,我校参赛队荣获2017上海国际创客大赛-青少年创意木工比赛 (高中组)三等奖。学校荣获“最佳组织”。

33.   继续建设3D梦想厨房、鲁班工坊实训室、3D打印创新教室,协同建设VR体验馆、101文创空间、烹饪实训中心展示厅。

34.   与黄浦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创业培训中心共同举办“2017中行杯创智未来训练营”,对创业团队进行创意和创业计划进阶的实战训练。由上海市创业指导专家志愿团黄浦分团、上海市创业指导专家志愿团文创导师团的创业大咖们教授创业规划、创业设计、大咖分享、项目路演实战等课程。

35.   在学校“商旅i就业”APP上开发创新创业模块,打造创新创业数字平台,实现创业信息实时推送,创业咨询在线交互、创业能力线上测评、创业服务线上接单、创业活动线上开展,为学生创新创业活动提供全方位零时差支持。

36.   扶持学生创业项目,建设商旅校预孵化器苗圃,首批运营七个创业项目:咖啡心语、00后西点铺、汇申财财务管家、麦德动营销策划社、米印一站式创意工坊、酷卡平面设计社、TV group;打造创业管家团队,建立健全预孵化机制。

37.   协同淮海集团进行上海市其他中职学校非遗项目申报、布展、活动开展;配合学校德育处进行我校顾绣、竹刻、面塑、茶艺等非遗传统文化项目的布展组织;管理大世界非遗传习教室运行经费;

38.   协同南京东路街道开展“露香园顾绣”文化传承项目,建设“上海露香园顾绣”微信公众号,组织开展每月一次顾绣讲堂等文化推广活动。

七、  其他教学管理常规工作

39.   9月“推普周”为契机,落实我校语言文字工作,组织做好9月推普周活动。

40.   会同专业部,做好我校2017年特聘兼职教师工作,加强特聘兼职教师队伍管理,建立富有校本特色的特聘兼职教师运行管理机制,形成典型经验和典型案例。做好新一轮外聘教师聘任工作。组织兼职教师定期参加学校教研活动,加强教学质量监控。做好特聘兼职教师年度申报、管理及总结相关工作。

41.   规范教材使用和征订。按时完成新学期各年级学生的教材、教学用品采购、发放以及教材书本费用结算工作。

42.   做好新学期教师工作任务安排、成人中专专业及课程设置报备、教师加代课统计及学生学籍异动手续办理证明开具、专用场管管理等常规事务性工作。

 

2017年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