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创建首页

思想教育深入 师生素质提升

学校精神引领 文化生活丰富

党的建设加强 主体责任落实

教育改革深化 办学质量提高

平安健康达标 校园环境优化

社会责任担当 学校形象良好

特色指标

社会责任报告

文明创建首页 > >> 文明创建首页 >> 计划总结
【共建共享6-18-62】上海市商贸旅游学校职后培训部2017年工作总结
发布日期:2018-01-05    发布人:商贸旅游学校

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贯彻落实国家和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加快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以推进上海市、黄浦教育综合改革,为深化职业教育内涵发展,加快培养知识型、发展型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指导教育教学常规工作,进一步拓展职后培训内涵与特色建设。继续积极开拓探索,深度挖掘与蓝带国际合作的无限潜能。

2017年度职后培训部开展各类社会培训总计3260人次(其中国家职业资格培训198人次),社会鉴定总计20410人次(其中国家职业资格鉴定13372人次),工作总结如下:

一、依托“上海商贸旅游职业技能培训中心”、 “上海市职业教育现代商贸开放实训中心”、 “黄浦区区级公共实训基地”开展本市高技能人才社会培训和服务。  “上海商贸旅游职业技能培训中心”作为商贸旅游学校社会服务窗口和平台,充分依托学校资源,以服务区域经济、服务本区技能人才需求为宗旨开展灵活多样的高技能人才培训(包括本地企业员工、下岗失业人员、高职院校学生等),2017年度开展国家职业资格培训198人次;积极参与20176月“中国职业技能大赛——世界技能大赛上海邀请赛”展示活动,做好联络协调和保障;11月,培训中心通过黄浦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年度业务评估,为明年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 “上海市办学质量与诚信等级A级单位”打下了基础。

    二、依托“黄浦市民学习基地”开展社区文化培训和服务。  大力推进与街道的资源融通,充分对接南京东路社区学校。由职后培训部牵头负责,在校内设立“黄浦市民学习基地”,不断开拓市民学校课程,为社区居民、区内企业和中小学提供包括课程、活动、师资输出、场地开放等4大类项目(资源)。2017年度开展公益项目服务社区共计1163人次。 

三、实施开展政府项目——上海市“农民工安全生产基础知识”培训。  受黄浦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委托,2016年度签约为区内企业开展 “农民工安全生产基础知识”培训1000人次,其它安全生产岗位资格培训202人次。

四、依托“黄浦电商创业培训实训基地”开展创业培训和服务。  学校借助社会力量多角度满足和扶持社会人员创业。我校与黄浦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离丰电商三方合作共建“黄浦电商创业培训实训基地,先后承办了淘大电商公开课、黄浦电商创业培训春季班、黄浦电商创业培训暑期进阶班、咖啡创业沙龙等活动,为区内失业人员和在校中高职院校学生开展创业讲座和活动。2017年度基地开展各类社会培训共计 267人次。      

五、依托“国家职业资格第13理论考点”、“国家职业资格第102鉴定站所”、金融职业鉴定考点、ATA中心考站开展社会鉴定。  由上海市职业技能鉴定中心设在我校的“国家职业资格鉴定第13理论考点”、“国家职业资格第102鉴定站所”、以及我校与上海市金融发展服务中心合作承办的金融职业鉴定考点、和ATA公司合作的全国财经类中心考站在本市相关行业企业中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声誉和口碑。2017年度开展社会鉴定总计21403人次(其中国家职业资格鉴定14265人次)。

六、继续积极开拓探索,深度挖掘与蓝带国际合作的无限潜能。3月上海蓝带厨艺职业技能培训学校接受副市长时光辉来校检查指导“申办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迎评接待准备工作。4月上海蓝带厨艺职业技能培训学校接受世界技能组织首席执行官霍伊、竞赛部主任斯多基来校实地评估考察。6月组织上海蓝带厨艺职业技能培训学校代表上海参与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主办、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承办的2016年中国技能大赛——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全国决赛,并做现场厨艺展示。市委副书记、市长应勇、世界技能组织主席Simon Bartley、副市长时光辉、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杨涛莅临蓝带展区视察,高度赞扬了蓝带上海校区作为国内餐饮业人才培养高低,发挥了极大的引领和辐射作用。11月上海蓝带厨艺职业技能培训学校被市人保局批准为世界技能大赛烹饪、糖艺/西点制作项目训练基地

2016年度组织上海蓝带第八期至第十二期新生学员开学典礼、第六期至第九期学员毕业典礼,以及期间多场初中级结业仪式。借助上海蓝带的优质资源,为上海中职西餐专业学生搭建平台,组织上海蓝带法式甜点制作邀请赛,同时开办中职西烹教师短课培训,取得良好的社会效应。为配合烹饪示范性品牌专业建设,西餐烹饪专业引进蓝带Cordon Tech课程及外籍师资,做好课程实施的相关协调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