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0日至6月2日,博雅茶韵社团一行23位师生,在茶叶专家的带领下,开启了浙江绿茶之旅。
经历了四个多小时的路程,到达了丽水。丽水市-景宁畲族自治县金奖惠明的发源地,被称为“浙江绿谷”。1915年万国博览会惠明茶荣获巴拿马金奖其特点外形卷曲细紧,叶白,银毫显露,汤色黄绿明亮,有兰花香,属茶中珍品,种植环境无工业,地处偏僻。历史悠久,至今保存下来的母树三株,无性繁殖这点与安吉白茶相似。
当天,学生们有幸品尝了当地的景宁的景白二号的白化茶。“悠悠清香,回味甘甜。”随行的张大年老师是国家一级评茶师,上海市茶叶高级鉴定员,茶学高级讲师。在实地为同学们进行了专业的知识讲解。当地畲族的蓝香平师傅,是浙江省高级农艺师,评茶师,浙江省制茶大师,丽水市茶王赛炒茶大师,丽水市五养(茶艺)技能大师,茶园管理师等称号,景宁县首届惠明茶制作工艺技能大师,惠明茶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他亲自与学生们介绍了惠明茶由来,历史故事与特点。同学们了解到,曾经,有一位僧人来到了惠明当地,建了一座寺庙,种了茶树。在这里沉寂,看破凡尘。一句“有寺必有茶。”后人便把寺庙称为惠明寺。景宁地处偏僻,因为经纬度的影响,使其味道独特。兰花香与水果味,真是妙不可言!有着它独特的味道。历史悠久,品质上乘。
第二天,她们一早便进山了。近距离里了解了惠明茶。虽然天空不做美,但也阻挡不了她们的好学心。在烟雾缭绕的大山里,望着一片片茶园。呼吸着干净的新鲜空气。学习着茶文化。蓝师傅带大家参观种植园,同学们近距离看到,抚摸到了两颗母树。“白茶祖”与“惠明茶王”。一系列的分支景白、中黄、黄金叶……雨还在稀稀疏疏的下着,六位女生穿上了畲族的民族服装,独具一格的衣服。在茶园中一片和谐,相映生辉!下午那时大雨滂沱,雨花已溅起,奏乐着欢快的乐曲。大家前去畲族博物馆,每一个民族都有他独特的文化脉络与谱系,这些并不是在文献中就有记录,而是融汇在人们的生活、民族血液中,是不可磨灭的。博物馆里展示了极具民间的特色。比如:畲族服饰、畲族歌舞、民间游戏,“打尺寸”“操石嗓”等许多游戏、以歌为媒……
第三天,大家前往泰顺县。了解“三杯香”绿茶。在那里她们遇到了国家级评茶师、温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温州绿茶(三杯香)炒制技艺项目传承人吴晓红。她给大家介绍了关于茶的知识。老师耐心地陪伴着大家四处参观,文礼书院,林间小道,水敦桥。静听畲家待客之礼。畲家阿姐与畲家阿妹的以茶待客 ,畲家阿姐用畲歌为我们奉上了红茶正山小种。吴老师为大家解析了正山小种。正山源自武夷山的里山,还有外山。而泰顺的正山小种则是高山。小种意思为叶子小。正山小种色泽铁青带褐,较油润,有天然花香,香不强烈,细而含蓄,味醇厚甘爽,喉韵明显,汤色橙黄清明。一边喝茶,一边欣赏雨景,别有一番滋味。晚上,大家与吴老师围坐一圈,讲述了“三杯香”的故事。三杯香的“三“不能作为量词来解释。而是形容茶的口味丰富多彩。三杯香茶的基本加工工艺流程是:摊青——杀青——揉捻——烘二青——炒三青——煇锅——毛茶整理。七八泡后,仍然留有余香,“香高味醇,经久耐泡”
第四天,吴老师还不厌其烦地带领她们参观了泰顺的古建筑,穿越羊肠小道,细雨敲击河面,似乎在为大家送行。
短暂的茶旅,学生们学习了许多茶文化。中国茶,博大精深,值得摸索探究。回忆起惠明寺旁的那棵白茶祖,在那儿采摘的茶,泡出来的茶,链接的是茶与人之间的的是缘与禅。所谓幸福,缘,禅,这几项或许就是茶带给人的终极感悟。
博雅茶韵社团
供稿18旅管2 庞蕊
2019/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