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探索跨专业融合项目化教学新模式,提升学生文创开发能力与综合素质,1月18日至21日,我校艺术设计与制作专业组举办了2025首期IP文创开发设计训练营,吸引了来自艺术设计与制作、市场营销、酒店管理、旅游管理专业的26位同学踊跃参与。
导师引领 开启文创新视野
训练营在同学们翘首期待中拉开帷幕。国家高级工艺美术师、非遗雕版印刷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顾孝慈老师率先开讲。顾老师深入浅出地介绍了雕版印刷非遗技艺的历史渊源和独特工艺,结合一个个商业创意合作案例,让同学们领略到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商业融合创生的新生命力。提及扬州非遗珍宝馆时,顾老师的言语间满是自豪,详细讲述了珍宝馆的创立故事、丰富馆藏,并展示了珍贵的实物资料。顾老师对非遗技艺的热爱和匠心精神深深打动了在座的同学们。
资深文创人张曦老师在讲课中分享了自己在舞台剧《三体》、《流浪地球》和上海国际魔术节等项目中的宝贵创作经验。张老师用生动的语言,将IP与文创从开发到营销、工艺再到场景实现的复杂过程,讲解得清晰易懂。为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开发创意产品的方法,张老师鼓励大家在深入专业学习的同时,要更多接触社会,新奇的想象力既面向未来也扎根于现实,例如“把传统技艺和现代科幻元素结合”就能够萌生出许多新颖的创意。
我校艺术设计与制作专业负责人谢维丹老师在训练营期间,全程关注同学们的创作思路,给予了个性化的指导和专业上的建议。
头脑风暴 跨专业创意协作
26位同学们分成五个小组。同一组内来自不同专业的同学交流协作,开启了紧张而又充满乐趣的创作之旅。小组讨论中,大家各抒己见,思维的火花激烈碰撞。
在艺术设计专业同学的“创意魔法”下,具有独特审美视角的创意构思不断涌现。市场营销专业的同学配合进行市场趋势分析,为文创产品的市场推广出谋划策。“这个设计很有创意,但我们要考虑它的受众群体,包装可以再年轻化一些。”。
酒店管理专业的同学则发挥自己在场景营造方面的专长,在讨论如何将文创与酒店结合时,提出“可以在酒店房间设置非遗文化体验角,将文创产品融入酒店生活场景”。旅游管理专业的同学从旅游线路规划角度提出,“把我们的文创产品作为特色旅游纪念品,将旅行中独特的体验感延续到生活中,提供给游客更丰富的情绪价值,肯定很受欢迎。”
训练营的成果汇报环节,小组代表们走上讲台,自信满满地展示着他们为扬州非遗珍宝馆设计的文创作品和独特的营销推广策划,精彩的汇报赢得台下阵阵掌声。经过指导老师点评和各小组互评,最终评选出最佳创意奖一项、优秀创意奖四项。同学们纷纷表示,此次跨专业融合项目学习活动获益匪浅,提升了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为未来的专业发展和职业生涯规划拓展了新的方向。
展望未来,我校将进一步推动跨专业融合项目化教学,引入更多前沿的行业知识和实践项目,为学生创造更多接触社会、了解市场的机会,助力学生在未来的创新创意领域和职业生涯中,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征程中绽放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光彩。
艺术设计与制作专业组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