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提出: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多年来,我校烹饪专业在校学习专业技能,中途实习夯实技能,毕业实习锻造才能的人才培养方式,犹如助力学生成才的三驾马车,使我校烹饪专业的实习生一直受到沪上各高级酒店的青睐。学校先进的育人理念配合着学生的辛苦努力,不仅为学校带来了良好的声誉,也为烹饪专业的学生创造了美好的就业平台。
学校学习+实践操作
考进烹饪专业的学生,与其他独生子女一样,在家从不洗菜烧饭,但是到了学校,他们必须撸起袖管,戴上厨师帽,开始不一样的学习经历。他们从翻炒锅开始,揉面、擀面、切丝……一切从头学起。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学生认真学习每一项专业技能。
为了让学生开拓视野,提升技能,学校会邀请餐饮行业的资深专家给学生上课,让学生近距离观察烹饪大师是如何将食材做成色香味俱佳的美食。
与大师的零距离接触,开拓了烹饪专业学生的视野,他们不再是蜗居课堂的封闭学习者,他们通过大师看到了高水平的制作技巧,他们透过与大师的对话了解了当今餐饮界的妙趣。
中途实习+班主任悉心陪伴
中途实习的学生,第一次进入厨房这样高强度的工作岗位,会出现倦怠和消极的情绪,而企业不会区别对待学生,学生必须同其他员工一样遵守企业的制度。14西烹班的小刘同学调到西饼房后,不适应新的环境,不清楚又不敢向师傅提问导致工作内容不清被师傅训斥,又加上他脚部扭伤还必须坚持工作,他便萌生了放弃工作的念头。班主任周老师获悉了学生的情绪波动,她和学生一起观看励志短片,鼓励学生不要轻言放弃,学生一直坚持到现在。
14中烹的小孟同学在世贸皇家艾美酒店实习,由于表现优异而被钦点为中厨秘书,她每天要核算厨房的收支盈利,要负责转账给供货商,要负责中厨房所有员工的考勤,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错,都会受到批评和不解。对于刚踏入工作岗位的她,无疑是巨大的挑战。班主任蔡老师及时向她传授经验,告诉她在处理人际关系与坚持公司原则上如何取得平衡。现在小孟同学讲出了自己的肺腑之言:走上社会工作,再没有人把你当作小孩子,你应该为你所做的事情负责,没有人袒护你,有时也觉得委屈,但想想老师说的,不骂不成材的道理,心里就会平静下来。
中途实习是学生第一次真正接触社会,学习待人接物,处理人际关系的一次考验。因企业与学校的管理存在差异,势必使得在高强度下工作的烹饪专业的同学产生心理落差。而此刻,实习班主任的悉心陪伴是学生心灵的良药,是干涸沙漠中的清泉。
毕业实习+优良企业文化
得益于学校学习的专业技能与中途实习的锻造历练,毕业实习的学生很快就受到了用人企业的高度认可。越来越多沪上高端的酒店,成为了我们学校的合作企业。我们的实习生有幸进入上海浦东里兹-卡尔顿这间集豪华办公室、住宿及购物设施于一体的高档酒店中工作。该酒店一直以来占据着国际一流酒店的领先地位。“使客人得到真正的关怀和舒适是我们最高的使命,我们是为女士和绅士提供服务的女士和绅士”的“黄金标准”深深打动了我们的学生。学生都说:“做酒店很辛苦,但我做好了双脚长满老茧的准备,因为在这里我收获了良好的人际关系,我感受到客人真诚的感谢。里兹-卡尔顿的企业文化和服务理念,不仅给客人带来了无微不至的个性化服务,同时使得同事之间更具凝聚力,工作中虽然也会有小差错,但大家相互协作,弥补错落,团队成员之间融洽,充分发挥1+1>2的潜能。”
正是一代代商旅人辛勤的付出,我们与沪上多家高星级酒店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为更多的商旅学子提供了更好的就业环境。李小华校长提倡在学校创造“习而学的三明治式”人才培养模式,我校将以精致的办学方式,将每个学生塑造成“有能力的好人”,为每个学生创造更有底气的未来。
王巧丽撰稿
2016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