堰堰青城行 脉脉茶香远——博雅茶韵社团赴都江堰茶艺交流活动
发布日期:2017-04-22 06:25:21   作者: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在这蔚蓝轻暖的四月天里,博雅茶韵社团的老师和同学们应邀来到了都江堰。在这里我们和都江堰市职业技术学校的同学们进行茶艺交流活动并参加了一场当地茶叶行业举办的“斗茶”比赛。

在到达的都江堰的次日,我们来到了都江堰市职业技术学校。一走进校门,我们便感受到了来自都江堰的老师和同学们对我们的热情,隆重的欢迎仪式让我们有宾至如归的感觉。

我校同学“江南绿之韵”绿茶的冲泡表演,拉开了交流活动的序幕。两段舞蹈,两套冲泡,展示了江南女子的秀美和灵性,更展现了我们学生的冲泡技艺,整齐划一的动作,加上香叶嫩芽在杯中舞动,使整个赛场顿显优雅恬静。紧接着,表面看似宁静优雅内里却气氛紧张的“斗茶”比赛正式开始了。第一轮是白茶贡眉的冲泡,同学们按照抽签的顺序到相应位置坐下,对面是三位评委老师。一共需要冲泡三次,每一次茶汤的颜色、香气和滋味,是评分的依据。要把茶泡好,讲究的就是水温和出汤时机的掌握。现场表现的好坏,完全取决于平时练习的熟练度,技高人才能胆大,才会不怯场。通过第一轮的比赛,我校王雨馨,陶竞颖,廖思怡进入了第二轮比拼。第二轮是白毫银针的冲泡,与贡眉不同的是,白毫银针芽毫显现,属于嫩芽,冲泡的时候水温的掌握尤为重要,90度的水温,才不会损伤毫香,然而过低的水温,有泡不出茶味,难度的加大,使学生又经历了一次历练。第三轮是冲泡产自当地青城的蒙顶甘露,我校的廖思怡和王雨馨进入了一等奖和二等奖的角逐。三轮比赛过后,我校的廖思懿同学因果断地选用了上投法冲泡,以完美茶汤的呈现,赢得了最终的一等奖。

“斗茶”结束后,都江堰的同学们为我们展示了道教玻璃杯冲泡和长嘴壶的茶艺表演,他们展现的茶文化形式和我们所触及的各有地域特色。他们的表演让我们感受到了不同的魅力,我们的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欢声笑语间,学生们互通有无,教学相长,彼此间融洽的气氛,充分地体现了茶文化中“和”的精髓。

第三天我们来到了茶乡圣地——茶溪谷进行采茶活动,那里山势陡峭风景秀丽。爬上一级级的台阶,呈现在眼前的便是漫山遍野的茶树,绿油油一片。两叶一芽,是我们采摘的标准。经过几小时的采茶,每位同学的篓筐里积攒了不少的茶叶,然而,看似不算少的茶叶,经过杀青,揉捏,干燥后,并没有想象的多。这次的体验活动,又一次让我们感受到制茶人和采茶人的辛劳,体会到茶的回甘之味凝聚的智慧和心血。

第四天,我们来到了都江堰的青城山。青城山为中国道教发源地之一,所谓“青城山中云茫茫,龙车问道来轩皇”,这次很有幸领略到了青城山的自然奇观,名胜古迹、诗画词赋处处可见真不愧为“青城天下幽”。自古以来,“蜀土茶称圣”,这得益于蒙顶山、峨眉山、青城山这四川茶马古道上的三处名山。青城山产茶历史悠久,集贡茶、皇茶、道茶、藏茶于一身。道茶则是融合了道教文化和茶文化,使得入口之茶多了一些修身养性的特色和传说。同学们有幸近距离地欣赏到了云雾缭绕的茶山神韵,走了走历史悠久的茶马古道,流连忘返间,对博大精深的中国茶文化又多了几分敬仰之情。

都江堰之行虽略有些匆忙,但深入的交流和亲身的体验还是让同学们感受到了川西的风土人情和两地的文化差异。愿承载着中华文明血脉的茶文化,在我们年青一代的爱茶人中发扬光大。茶马古道走一朝,中华文明我骄傲!

博雅茶韵社团   供稿

 

相关信息


浦东校区:浦东南路1548号   邮编:200122

浦西校区:贵州路101号        邮编:200001

电话:021-63229128转        传真:50582030

招生咨询热线:021-63220006/63220183


沪ICP备15052465号   沪公网安备31010102005281号    版权所有:上海市商贸旅游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