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有历史的城市,一段有色彩的街道,一栋有故事的建筑,行色匆匆的人们每天经过,却从来不知道;一群群慕名而来的游客,想要驻足欣赏,却苦于无人导览而只能“到此一游”。一个城市的文化就是她的根,不了解本土文化就无法真正融入这座城市,更无法传承她的精神,在她的滋养和庇护下更好的生活。所以,了解我们生活的城市,了解上海的历史文化越来越成为大家的一种文化向往和需求。
当旅游不再以走马观花、到此一游为目的,而是以深层次体验、融入当地人生活,感受不用生活状态为目的时,“微旅行”诞生了。
作为一名旅游专业的教师,我本能地敏感于所有有关旅游的书籍,有关旅游的地点。前一段时间,在田子坊的旅游咨询点发现了好几本有关于“黄浦最上海”的旅游介绍和微旅行攻略。细细读后,豁然开朗。原来最好的乡土文化教育就在我们身边。于是有了以上的感慨,于是有了以下的行动。
何不利用我们身处的优势地理资源,带孩子们来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带他们走过黄浦那些满身砖雕泥塑的大楼,穿过那些无声静默的街巷,感受那些已成岁月背景的上海旧事和活色生香的新天地,喧杂热闹广场舞的浑然一体。在这个有场景、有人物、有故事、有态度、有格调的生活环境中,感受我们的海派文化,感受一个鲜活的黄浦的前尘今世。
于是,“爱旅游”社团成立了。
在实践中学习、精进是我们创设社团的初衷。同时,将兴趣和学习有机融合,将实践和公益双轨并行也是我们这个旅游社团努力的方向。
我们运用地处黄浦的优质地域资源,挖掘本区内的人文旅游资源,以一次活动为抓手,滚雪球般做精做细,在做中学中提升学生职业素养、专业能力。
“爱旅游”社团中的小伙伴们很少有知道当年泰康路—思南路---南昌路沿线在老上海人心中的地位。于是,我们决定来场说走就走的微旅行。带小伙伴们沿着当年的“法租界”去看看我们儿时的弄堂,以及弄堂里那些有故事的老房子,在初秋的季节,在梧桐树下,来一次快乐的“慢生活”。
小伙伴们相约在田子坊。很多人都知道田子坊,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它名字的由来。这是社团小伙伴给我们设的第一问,你能回答吗?原来,为了纪念泰康路200弄至210弄这块地方最早是由画家入驻开设画室而形成的文化创意园区,人们便用《史记》中记载的中国最早的画家田子方的名字,取其谐意来命名,寓意艺术人士聚集地。
在那天徒步行走的6个多小时里,我们跟着微旅行攻略,沿着当年的法租界,先后走访了田子坊、上海琉璃博物馆、法式别墅周公馆(15旅管3班的郭慧娟同学提前预约了讲解哦)、思南公馆、东正教圣尼古拉斯教堂、西班牙建筑风格的上海文史馆、张学良故居、中西合璧的法式复兴公园、装饰主义建筑风格的重庆公寓、林风眠先生位于南昌路的故居、新式里弄建筑上海别墅、法式别墅经典科学会堂1号楼,还有新天地石库门建筑群,一大会址,大韩民国临时政府旧址……边走边看,很多熟悉的陌生地在这次徒步中渐渐清晰,知道了它的历史,它的故事,仿佛也感受到了它的悲喜和无奈,离开时都仍不住再看一眼,相信以后再经过时,也不会如往常般匆匆。也许,这些无声的建筑也像一位值得敬重的历史老人,值得我们在经过他们身边时,慢下脚步,抬头致敬。
现在的微旅游攻略不再仅仅是告诉你时间、地点,票价,更多的是渗透一种文化的寻根。
比如上海,很多人都说她是魔都,是海派文化聚集地,是高大上的世界大都市。但是,你还记得吗?追根溯源,上海是一个与水结缘的城市。这个名字里有三点水的城市,无论现在多么的钢筋水泥,高楼林立;曾经也是阡陌纵横、河渠密布、小桥流水、舟楫帆影的江南水乡。乡土是人的根,水是城市的灵气。黄浦江上的汽笛应和着海关大楼的钟鸣,陆家嘴璀璨的霓虹,映照着朱家角的粉墙黛瓦。
如果我们的梦想是飞向世界,这是好的。但是,在这之前,我们可以先踩在我们生活这片土地上,先找到根吗?
我们的梦想是将社团做成孵化器,形成一条“产-学-研-售”完整的产业链。师生立足孵化器,学习、设计、形成自己的品牌“微旅游”项目,自己做导游,从带身边的同学、老师、家人旅行辐射到整个校区、区县、甚至成为与企业合作出售的沪上“微旅游”产品线路。使社团活动产业化。
我喜欢看现在的微旅行攻略,喜欢把它承载的故事告诉更多的学生。喜欢带他们一起跟着攻略徒步黄浦,把历史照进现实。让更多的人发现上海、了解上海,实现我们大家的梦。
宋玲洁
相关链接:据《黄浦报》讯 2013版黄浦旅游系列宣传丛书《黄浦最上海》之《艺亦生辉》和《不老传说》两本别册近日全新面市。该系列别册制作精美、内容详实,且均为中英文对照,更附有专题地图,方便读者按图索骥,让人耳目一新。
《黄浦最上海》之《艺亦生辉》别册带领读者俯瞰黄浦的艺术人文资源全貌,引发强烈的探索欲望。全本设有“博物馆奇妙夜”、“廊图腾”、“剧院魅影”等三个小专题,深入细致地讲述了黄浦区博物馆、画廊和艺术馆以及影剧院等文化场所的前世今生。《黄浦最上海》之《不老传说》别册,以老上海人的视角讲述了这座城市和历史有关、和青春有关、和美有关的感觉和记忆。全本通过“老大楼、老洋房、老城厢、老弄堂”等城市建筑形态上分类分成四个小专题,为读者走进黄浦、了解黄浦进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导览。两本别册均采用了照片和插画对照的装饰手法,精美的照片与或写实、或卡通、或梦幻的插画相得益彰,与美妙的文字一起构成了一场浓墨重彩的盛宴。最妙的是透过这些文字看图片,就突然对这些地标有了感性的认识和深一层探究的欲求。
目前,共有3万册《黄浦最上海》系列别册将在外滩、豫园、南京路、田子坊、新天地等8家黄浦旅游咨询服务中心门店,面向市民游客进行免费发放。9月上旬还将制作完成《“味”你钟情》、《目不暇“街”》两本别册,形成完整的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