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宾塞的快乐教育》作为快乐教育理念的经典读本,被誉为“教育孩子的教科书”。偶然翻阅之,深深地感染于作者的快乐教育法,颇为欣赏与赞同,甚而在教学工作中也得益于此。
斯宾塞认为,教育应当是快乐的。当一个孩子处于不快乐的情绪时,智力和潜能将大大降低,教育的结果往往事倍功半;反之,处于快乐气氛中的孩子,教育过程却是事半功倍。因此,反复的呵斥、指责并不能助益于良好的教育效果,愈演愈烈的呵责只能带给教育者和孩子双方苦涩而痛苦的教育经历。初踏工作岗位,我面对着一群在身体素质上正处于朝气蓬勃状态的中职生,强健的体魄本为学习积蓄了旺盛的精力,然而事实上,他们在学习中更多地体验到的却是挫折、批评等带来不快乐情绪的经历,导致缺乏自信,不少学生甚至对学习产生抵触心理。念及学习,随即映入脑海的多是枯燥的课堂、繁杂的作业,乃至不堪入目的成绩,令人情绪低落,更不用说感受到生活、学习中的幸福与美好。于是,学生产生破罐子破摔的心理也就不足为奇了。而如果教育中给予他们的是快乐的体验,相信境况必将大不相同。
那么,保持身心的快乐与达成学习目标,二者能否兼得呢?斯宾塞通过研究发现,孩子在快乐的状态下学习是最有效的,而孩子的快乐大多是多种多样,且没有社会目的的,教育唯有通过引导孩子得到“有目的的快乐”,才能有效达到我们所设定的可行性学习目标。怎样营造“有目的的快乐”呢?斯宾塞讲到,兴趣和满足总会带来快乐,在教给孩子某方面知识时,如果先让他对这方面的产生特别的兴趣,教育的好时机就出现了。同时,友好和鼓励对孩子的教育也异常重要。面对频繁的训斥与惩罚,每个人都会感到厌烦,甚至进而产生憎恨,孩子亦是如此;反之,友好和鼓励带给人的是爱的体验,父母、老师的鼓励往往能大大增强孩子学习的自信心,让孩子乐意且有勇气去攀登学习的高峰。苏联教育家维果斯基曾提出“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儿童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一种是通过帮助有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两种水平之间的距离即为“最近发展区”。教学中,我们如果在能有效把握学生 “最近发展区”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加上正向积极的评价与鼓励,将大大提升学生的学习动机,从而加速学生的发展。另外,斯宾塞还坦言,“失败”的孩子一般是由于受各种不快乐者的影响所导致的,如对教育一窍不通、缺乏同情心或者对孩子的教育毫无责任心的父母、严厉刻薄的老师、凶猛而无知的同学、俗气而愚昧的亲戚等等。当孩子在学习中遭遇障碍时,明智的教育者不是判断他“不行”,而是会像医生一样去探寻不快乐的原因,帮助孩子回归快乐的源泉。
斯宾塞还提出,除了极少的神童和天才,99%的孩子在天赋上没有高低优劣之分,他们就像一块块璞玉,唯有快乐的教育者才能将他们真正的价值挖掘出来。而无论是父母还是老师,要成为一个快乐的教育者,需要做到以下几点:避免在情绪糟糕的状态下教育孩子,以防将情绪发泄到孩子身上;不要在孩子情绪低落时强迫他学习,教育效果不会好;教育中,要努力营造快乐、鼓励的气氛,让孩子有轻松和成就感;努力做一个乐观、快乐的人,发觉孩子身上的优点。这也是我在教学中应该效仿学习的。
斯宾塞的快乐教育理念,让我深受启发,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闪光点,我要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努力去探寻,去发掘,帮助学生成长,让学习成为他们快乐的源泉。
冉花
赫伯特·斯宾塞著 海峡文艺出版社2010年04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