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伊始,作为人工智能专业的新生,我报名参加了学校的机器人社团。经过面试和选拔,最后成功进入社团进行学习。在老师的推荐下,我很荣幸地与另外两名社团同学一起组成了“PKJ”战队,参加Robocup青少年机器人大赛。虽然这次比赛的成绩不那么尽得人意,但经历让我受益匪浅。
备赛时间非常紧张,从报名到11月份的比赛只有一个月的时间。为了使队员们能尽快地掌握程序设计及调试方法,黄燕老师、于洁老师和丁老师,三位老师把所有课余时间全部利用起来,在不影响正常上课的情况下,尽量地增加学习和训练的时间。参加比赛的6名同学,把每周二放学后,周四的社团课时间及周六的时间全部充分运用起来,从机器硬件的构成,传感器的使用方法,软件的设计方法,到程序的调试等内容,争取在最短时间里一一掌握。个别同学家住很远,即使有时候训练到很晚,也毫无怨言;秋游那天,队员们也都返回到学校继续训练。
在这段训练期间,队友们互相支持、彼此学习,成为了最好的伙伴。老师们不仅在专业上指导大家,同时也是集体精神上的支柱。老师们放弃了休息时间,陪着同学们共同进退——训练、编程、调试,找问题,解决问题,回到家中还要在微信里跟大家讨论研究方案。通过训练,同学们进步了很多,从原本的一无所知,到能够独立地编一段简单的程序,还可以将程序的所有逻辑全部理解并正确调试出来,而且能独立撰写技术日志。
参赛的当天,战队与来自整个上海市的中学生共计30多支队伍一同比赛,有很多来自于重点中学的同学,这也给了同学们不少的压力。想起老师在临战前所说的“比成绩比风貌”时,反而激发了大家的斗志,没有因为自己是一名中职生而怯场,反而更加渴望胜利,希望得到认可。比赛现场只有两个场地,各个小组轮流进行场地调试,由于队伍众多,组员们必须抓紧每一次机会进行测试,这也就提升了测试难度。时间一分一秒地飞逝,我能感觉到所有队伍都在争分夺秒。比赛第一个项目开始,由于团队没有协调好,导致第一个项目只拿了10分,这一下子把我们的士气打回了低谷,但是很快队友间互相鼓励,立即把状态调整回来。到了第二道题时,小车的轮胎又出了问题,也没有得到满分。队员们此时的情绪都要炸了,我和另一位同学都有了放弃的念头,队长却依旧坚持着完成了最后一道题,分数30分,这让大家的心情好过了很多,因为这是最难的一题。走出比赛场地告诉黄老师、于老师分数时都感到很羞愧,愧对了两位老师的期望。如果能再给我们一次机会的话,我们一定会做得更好。
这次的比赛虽然充满着挑战,但苦尽甘来,甘的是经验。大家对以后的比赛有了充分的准备,不再是愣头青了。当得知战队获得了三等奖时,我很高兴,高兴地是大家的努力并没有白费。但更多地是对未来的期待,“人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比赛已经过去,但是这次并不那么成功地比赛经历却难能可贵,更让我懂得了“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的道理,只有在平时下苦功夫,才能在比赛时十拿九稳。在此我感谢三位老师,谢谢你们!
上海市商贸旅游学校
人工智能2班 仇成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