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了好几个月的星光训练已步入尾声,通过星光训练我真真切切地体会到了“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句话。星光训练的辛苦真的是旁人体会不到的,那种感觉就像打翻了五味瓶,不知从何说起。
起初,我们对停课训练还有些沾沾自喜,然而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永远是那么大,训练后才发现那些安安静静的坐在教室里享受午餐后阳光的时光是多么的美好。但是,作为一颗小种子选手,一切的困难是不能逃避的,唯一能做的是克服。
就像广告中说的“过把火 才够味”。只有丰富的经历,才算是有意义的活着,因此从训练开始我就做好了全力以赴的准备。
我们一共有6个项目,分别是迎宾、插花、茶歇、英语、纠错、理论。每天“全副武装”——换好一身精神的制服,在站、立、行、托等基本功方面进行强化训练。虽然是礼仪队的一员,但在训练中才发现:原来,自己的姿态有那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而作为女生的我手臂力量略欠缺,托4瓶水走五分钟手臂已经酸胀到不行,每次都是咬紧牙关挺过去,每次还会被队友开玩笑说“麒麟臂”,不过现在的我已经可以轻松托五六瓶。
纠错项目的窍门只有两个字——细心。而我却是个粗心大意的女孩,越急越是找不出,每次总会少一两个,我自己也很懊恼。不过,老师为我们总结了方法,先总后分,现在的我找不出来的不会超过一个。
英语项目分为中译英和英译中,这对我来说没有什么难度,但赵老师对我们的要求更高,不仅要流畅,更重要的是说话前的礼貌和说话时的感情,她在英译中更是花了不少功夫,不停帮我们完善用语,每天不管多忙都不忘一遍遍带领我们有感情的朗读英语,更是留了每天每篇文章录音五遍的作业,正因为如此我对这个项目也是自信满满。
至今仍然让我懊悔的是我们的理论,说多不多说少不少,大概一千题,两本练习册都要求背的滚瓜烂熟。眼看着里考理论的日子越来越近,我们做的卷子也越来越多。不知道是谁提的“小聪明”,抓住卷子互批的漏洞,好几百道题,永远只错一两题来减轻压力,真正的错误率只有自己心里清楚。然而,没有包得住火的纸,比赛的前两天还是被两位老师发现了其中的猫腻。知道真相的老师对我们大失所望,失去了以往的笑容,毫不客气的在最后一天给我们的理论来了个魔鬼训练。这时的我才突然意识到,之前的行为是多么的愚蠢!回想起从训练开始,两位老师给我们制定了严厉的训练计划,但与此同时也给了我们无微不至的照顾,训练得晚时会给我们带吃的,还时常提醒我们不训练时把外套披上不要着凉。明天就要比赛了,而我们却用这种形式来“回报”老师,想必老师的心一定是凉透了!为了弥补过失,我更是三点就起床开始巩固理论题,把容易错的打上记号,再把练习册整个自己做一遍以确保万无一失。比赛当天,赵老师开车把我们带到理论知识比赛的地方,虽然看得出乌老师对我们行为的不满,但在考试前还是鼓励我们不要紧张,要加油,稳定发挥。万幸的是,我比赛卷上的题目都烂熟于心。
理论考后的一个星期就是实操比赛了,我们也进入了训练的最后冲刺。赵老师的儿子只有三岁,但老师仍然坚持和乌老师陪我们训练到晚上八点,我一下子感觉到压力巨大,作为种子选手一定要比其他选手优秀才行,而且如果这次比赛没有好的成绩怎么对得起为我们辛苦付出的老师们,怎么对得起自己那么久的训练。但是,我是一个慢性子的人,很多项目一不小心就会超时,根本没有去比赛的底气。唯一能做的就是比别人更多的付出,虽然是8点半开始训练,但最后一个星期里我都7点到训练室,开始练习茶歇、迎宾。
插花对我来说也是一个必须攻克的项目,我这盆花看着简单但是却十分复杂,在十分钟内要完成切花泥、剪花、插花、修饰、整理台面,这对我来说有些困难。迷娜老师对我也十分着急,不停帮我找寻方法,提高速度,更是特地为了我订购了五把水竹叶不停练习。功夫不负有心人,在老师们的督促下,最后我已经可以提前两分多钟完成了。
随着时间的流逝,比赛离我们越来越近了,比赛会随着时间画上句号,我的训练也是如此。但我始终相信,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有付出才会有回报。
13空港(2)班 袁合吉 撰稿 校礼仪队供稿


